数据显示,2024年,上海网约车日均载客157.9万车次。
然而在社交媒体上,“臭车”,却成了乘客对网约车吐槽的主流话题之一。
有人说,35度的高温,连续两天打到臭车,好像钻了两天不同司机的被窝。
有人说:快车难闻也就算了,连优享、专车都臭……
去年12月23日,“越来越容易打到臭车了”话题词,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。
当晚,网约车龙头“滴滴出行”就发布长文致歉,称将开展异味车治理,奖惩分明激励司机清新好服务。
半年多来,整治在面上有一定效果,但具体到很多个案,不论司机还是乘客都感到困扰,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让“臭车”变得不臭。
是谁让司机在车里睡觉的?
车内异味的来源,其实很多科普媒体已做过分析。其中,“网约车司机在车上睡觉”,是原因之一。
在平台的规定和约束中,网约车司机是不允许在车内睡觉的。但这种情况,或许并不能完全禁止。
记者坐上了一辆网约车,把问题抛给司机师傅。“您怎么看待‘臭车’?真有师傅在车里睡觉吗?”
一听到问题,司机高师傅立马提高嗓音:“我们都是按照公司规定及时打扫的,不会睡在车里。”
但他还是补了一句:“听说过,也见过。”
高师傅说,自己曾在充电站亲眼看见同行打开汽车后备箱,映入眼帘的是被褥和枕头。“(睡在车里)这种情况,个人卫生确实保证不了。”
几年前,网上还流传着“在上海开网约车月入过万”的说法。司机刘斐峰说,身边不少外地司机都是被“高收入”诱惑而来。但到了今天,想要高收入,“就得拼命”,每天得跑到二三十单,工作十几个小时。
曾和丈夫搭班跑网约车、现在从事司机管理工作的王磊见证了行业的变化。她说,2020年她和丈夫一天能跑到1600元左右,光她一个人白天开7个小时就能跑到800元。“现在不行了,要达到这个数,投入的时间可能要翻倍。”
上海市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7月,全市具有车辆运输证的网约车约有7.6万辆。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,今天上海有证的网约车驾驶员很可能超过10万。
“竞争激烈,生意变得越来越不好做”。一位主要在徐汇、闵行、松江3个区跑车的司机师傅斩钉截铁地表示:分蛋糕的人变多了,蛋糕却变小了。
“以前晚上10点到徐汇万科广场附近等白领下班,优享单子随便接,现在打车的人少了,基本都是快车单。乘客说这是企业的新规定,只有中高层才能打优享,普通员工打了(这种车型)不给报销。”
互联网平台上还有乘客分享“神奇”的打车体验:“4公里的特惠单,居然是奔驰车来送,最后实付只要12元”。
“豪车”跑特惠,对乘客来说是“捡到了皮夹子”,但对司机来说是行业收缩的客观现实。
李师傅如今驾驶专车,但常常面临订单“告急”情况,也不得不“放下身段”,“一天至少接3个价格便宜的特惠单。”
据他观察,由于一些平台会推出高峰时间段免抽佣金的激励,许多平时不上线的本地司机会集中上线“分蛋糕”,因此哪怕是在单量最多的早晚高峰通勤时间,轻松接单的情况也越来越少,唯一弥补的方式就是,多跑。
当时间成为换取收入的唯一筹码,总有司机会选择牺牲睡觉时间、吃饭时间、洗澡时间……臭车的背后,是时间对生命的熬煮。
2024年9月11日,虹桥机场T2航站楼网约车区域。 李茂君摄
熬时间,能熬出高收入吗?
熬时间,能熬出高收入吗?几位网约车司机为我们算了一笔账。
以来自安徽的李师傅为例。他是专车司机,车的租金一天300元,据他所言,“加上充电和吃饭的成本,一天要500多元,怎么也要跑到1000元才行”。而要达成这个业绩,他每天至少出车13-14个小时,一周休息时间不到一天。
相比之下,高师傅对自己更“狠”——每天早晨8点前出车,下午单子少的时候休息2个小时,晚上11点下班,平均每天出勤时间14-15个小时,一个月休息1天。他驾驶的是上汽荣威ei6 ,属于快车,每月租金6000元。
至于为何这么“拼”,高师傅很坦承:“我是东北的,在老家国企有工作,但家里负担重,所以请了长假专门来上海跑车。趁着年纪还不算大,身体还行,多给孩子挣点钱。”他今年47岁,18岁的儿子刚考上大学。
两位师傅都说,只有这样高强度的工作,才能保持每个月一万多元的收入。
眼下,在上海,月净收入达到2万元的网约车司机几乎是“王者”级别。我们了解下来,“王者”日均出勤时间高达十五六个小时,也就是说,除了平台强制规定的休息时间和吃饭、上厕所的时间,都在工作。“运气好的情况下,平均每天能跑到35单,日均营收超过800元,扣除租车的费用和其他生活费,勉强能达到2万元。”
有没有可能不租车,从而降低“生产成本”?上海司机刘斐峰提供了一种可能性。他开的是2018年买的上汽荣威i6 ,车在自己名下,也有营运证。因此,他日常一天出车8-10个小时,想休息的时候就给自己放假。
不过现在情况变了。记者了解到,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,要“人证”“车证”两证齐全才算合规,即司机要取得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》,车辆要取得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》。
为了降低从业门槛,2024年,上海正式取消了对非上海户籍网约车司机的限制,外地司机可以合法合规地报名参加考试,进而获得网约车从业资格证。
但“车证”办理却受到限制——2023年7月,上海市道路运输局曾发布《关于暂停受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相关业务的通告》。业内人士称,在网约车市场已趋近饱和的背景下,暂停新增车辆业务受理是政府为规范市场所采取的进一步措施之一。
这意味着,外地司机要在上海正规从事网约车工作,只能向持有“车证”的平台或租车公司租车。即使有买车的念头,签了合同,到期之后车辆可以转为外地牌照,但依然不能进行营运。而本地司机未来即使想要凭自己的车“入行”,“车证”的办理会是最大的困难。
这也意味着,今后越来越多的网约车司机必然被导向“租车”这条路。
宝山一处大食堂,网约车司机喜欢到那里吃饭,价格实惠,方便停车。 吴越摄
能否给司机节约住宿成本
刨去租车费用,非上海户籍网约车司机的另一项主要支出是房租。考虑到日常跑车的时间够长了,不少司机觉得租个房子又没时间住,很不划算,这也间接导致了“臭车”问题。
于是,不少平台为了约束这种行为,往往会在行程结束后通常都会进行简单的线上调查,确认“车内是否有异味”。对司机来说,一旦被认定车内有异味,后果可能很严重。
业内人士告诉我们,得到乘客反馈“车内有异味”,滴滴平台会给司机两次“黄牌警告”,也就是两次提醒司机整改,累积到3次,就直接“红牌罚下”封号出局。
“有的司机可能直到被封号都不知道已经接到了3次警告,因为平台没有电话告知,只是通过系统发布信息,提示‘你在几号到几号之间,有3张问卷得到的反馈都是有异味’。”这名业内人士表示,封号处罚也有登记,第一次是封1天,第二次是封7天,第三次直接封一个月,“这对租车跑网约车的司机来说是相当严重的处罚了。”
不过,光“堵”可能还不够,关键是要给司机群体提供价格可接受的住宿供给。上海有没有适合司机群体的性价比住处?记者走访发现了一些选择。
高师傅表示,他住的地方就“非常划算”。他说,自己从来上海开始就一直住在宝山区的一个司机驿站,那里一站式提供充电、睡觉、洗澡的需求,高峰时期住了五六十名司机。他和朋友合租4人间,一个月花费600元。
如果住在别处,给新能源车充电要另外找地方,还要趁半夜电费最便宜的时候去,“又麻烦又影响休息”,在司机驿站,晚上下班后“把车充上电就可以回屋睡觉了,充完老板会帮我们把车开到安全的地方停好”。
类似的驿站,嘉定区真新街道也有。那是一个专为网约车司机打造的“驿路有我”综合服务站,吸引了超200名司机入住。村里把原先经营状况一般的白领公寓进行了改造,变成向司机群体开放的公寓,配有独立卫生间,洗衣机、冰箱、空调等电器,每间房能住3-4人,每月租金650元/人,还安排保洁员收拾楼道垃圾、打扫卫生。
那里也有“代充代泊”服务,入住公寓的司机可以将钥匙交给管理员,由他们代为充电和挪车。服务站内配备120把快充枪,不用担心抢不到位子,谷时电费0.55元/度,相比许多充电站更为实惠。凭借这些亮点,服务站每天吸引约700车次网约车充电。
但总体来说,即便是在郊区,受到场地性质的制约,能提供充电+入住的驿站还是比较少。记者在宝山、嘉定、闵行、浦东等区走访了一些充电站点,看见了司机食堂和休息室,有些站点还提供淋浴和洗衣服务,但没有地方住宿。
嘉定“驿路有我”综合服务站。 图源网络
苏唯 设计
易倍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