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明末农民起义大军风头最劲的时候,曾经差点儿推倒了早已摇摇欲坠的皇帝宝座!但谁能想到,这股浪潮里有两个“大脑袋”:一个是善于用刀枪的李自成,另一个,却是安静写字搞善举的李岩。不少史料都说,没有李岩,李自成撑不起来这阵大风。可让人不解的是,李岩和李自成本是“一条船上的人”,到头来却成了你死我活的局面。到底发生了什么?这背后有没有不为人知的猫腻?
一种说法是,李自成杀李岩,是因为李岩出身地主、心怀叵测,迟早要反水;另一种说法又说,李岩其实是忠心耿耿的谋士,却因牛金星的挑拨离间,惨死李自成手下。表面上圆满合作,小细节里却是争风吃醋、明里暗里的较劲。到底是谁先动的手?谁又是真正的赢家?这些谜团一层层包裹着,看似平静,实则暗藏惊涛骇浪。
展开剩余83%要搞明白这桩历史悬案,还得从李岩出场说起。他原名李信,出生河南一个“家里有田有粮”的地主家。富二代、读书人这两顶帽子,一下就扣在他脑袋上。史料说,他家里粮仓堆得满满,遇灾年还自掏腰包“千担粟米”赈灾。这事儿搁今日,估计是微博热搜头,网友高呼“河南好人”。但那会儿,地主圈根本不吃这套:你有粮,自己拿去做好事,谁跟着你“割肉”?反倒觉得李岩“别有用心”,甚至扣他个“收买人心、想闹事”的大帽子。说白了,想做徐悲鸿的马,还容易被人当成李鬼。
老百姓怎么看?不少乡亲们心里是感激的,都觉得李岩不一样,至少做了好事。可这世道,想既当好人又当大官,很难。官方一边怕他借赈灾“聚众”,豪强们一边怕他撬了自己碗里的肉,就这么把李岩送进了大牢。堂堂富家子弟,生生被“好名声”害成阶下囚,这还真是“前有狼,后有虎”。
等李岩出狱,心里已经凉了大半截。感叹“自己一腔热情喂了狗”,他看到农民军席卷河南,觉得也许只有跟着李自成,才能干一番大事。李自成那会也正倒霉透顶,被明军围剿只剩几条“老兄弟”。两个人都在人生低谷相遇,仿佛命运撮合一对难兄难弟。
可就当大家觉得要共创大业之时,命运开始悄悄拐弯。李岩进了农民军,是幕僚、是智囊,但也是地主儿子、旧体制的产物。他提出“均田免粮”、“不当差”,这招在农民中是一针强心剂,纷纷投诚。但李岩总念念不忘自己那套“温和改良”,觉得明朝还有“好官”,非要招揽一波旧官员。而农民军骨干却认为“说变天就变天”,还有啥可留情的?新旧思想一碰撞,分歧逐渐变大。表面一团和气,暗地却各怀心思。李自成采纳李岩建议,队伍越做越大,李岩的地位也越来越高。可李岩的理想主义慢慢浮出了水面,和农民军基层之间的裂缝终于露了出来。
旧官员进了队伍带来的不是“贤良能臣”,而是为日后大顺军陷入混乱埋下了雷。刘宗敏进京胡作非为,官兵贪赃枉法,军心溃散。李岩的温和办法,在急剧变化的局势下显得苍白无力。这一刻,历史就和赶集一样,越挤越乱,陷入了假象的平静。很多人觉得“京城已到手,是稳坐江山的时候”,殊不知滔天风暴已经在酝酿。
一切的引信最后还是被李岩自己的建议点燃。农民军进京后,李岩以谋士身份,向李自成连提四计:登基称帝、区别对待旧臣、军队不要扰民、拉拢北边的吴三桂。头三条建议听着都靠谱,偏偏第四条“以大国之礼待明太子、派人安抚吴三桂”,问题大了——想当“新皇帝”,又准备“封旧太子”,这不就是推翻明朝又保留明朝,这事儿搁谁都绕晕。
李自成鼻子都气歪了。自己兵临皇城,好不容易成了天子,要被说成“还得照顾老对头”,这不是自找麻烦?再说队伍里早就有人嫌李岩“站着地主思维、脑袋拴裤腰带”,这下终于逮到由头了。牛金星借机煽风点火,背后猛说李岩有野心,要带队回老家自立门户。李自成疑心病发作,终于做出决定:办一场“鸿门宴”,用这顿饭结束了李岩的生命和他们的合作。
至此真相大白:李岩死于理想与现实的夹缝、死于派系斗争、死于领袖忌惮和“猪队友”的挑拨。曾经的幕僚,落得尸骨无存,一步错,步步皆是坑。杀了李岩,李自成再也无人出谋划策,大顺军也像断线风筝,一路败退,最终如泡沫破灭。
有些人以为李岩之死、大顺溃败后,一切都成定局。李自成、牛金星各自拥有实权,想必会扶摇直上。可谁能料到,杀死李岩只换得了短暂的安宁。没多久,清兵南下,明朝“复国派”趁机反扑,各地地主豪强、伪装贤才们在地方翻云覆雨。牛金星自以为稳了,却也很快衰落。李自成更是走下山坡,势如破竹变成毫无招架的溃败,兵败如山倒,最后客死异乡,英雄落幕。
最让人唏嘘的是,原本拥有一线生机的农民军,因为内斗、互相猜忌、没能团结一心,结果被外敌和内乱夹击,彻底覆灭。李岩出身有局限,做法过于理想;李自成见识有限,一朝得势便怀疑身边人。反观牛金星,徒有聪明,谋私利、踩同僚,不过是昙花一现。他们三个人的不同选择,共同钉死了大顺政权的棺盖。
表面上的“大势已去”,实际上危机早已藏在内部。昔日的同伙转身为敌,豪强地主趁火打劫,清军趁虚而入。明明赢在起点,最后却是葬送自己。尊重“异见”、胸怀广阔才是成大事的前提,单靠一时用人、尔虞我诈,只能换来同归于尽的结局。
话说回来,表面上李自成听见李岩的建议大发雷霆,杀掉了最好的助手。看起来干脆利落、不拖泥带水,好像一下“清除了祸根”。可这大顺朝,不就图个“革新”吗?结果,革掉了最会出主意的,留下一个众叛亲离的“新团队”,结果玩砸了。要说李岩有毛病,那就是书生气重、理想太多,对天下有善心,结果死在了“为人太直”;而李自成以为“清理门户”就能天下太平,谁知祸从自家起,最后说到底是“聪明反被聪明误”。至于牛金星,素来最爱的就是“落井下石”,满心算计,到头来个个下场都不好——真要感谢他的“好心”,大顺朝亡得这么快,多亏了金星同志加了一把火。古人讲“和则两利、分则两伤”,历史总是经历同样的螺旋,只不过这次,轮到三个“聪明人”做了反面教材。要是这都算“用人得当”,那大家试试多杀几个谋士,看最后谁还能稳稳当当坐江山?
各位读者股票配资平,看到这儿,有没有觉得这波操作像不像“解雇主策划人自己干”结果把公司玩黄了?李自成最后亲手杀了李岩,赢了面子丢了里子。这到底是“领导英明果断排除异己”的象征,还是典型的“容不下不同声音”?要是你是李自成,你会信任李岩继续用,还是像牛金星那样赶尽杀绝?或者你觉得李岩理想主义太天真,根本不是做大事的人选?
发布于:陕西省易倍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